化学品防爆柜
|    您身边的安全存储专家!
24小时服务热线 13717800954

实验中这些作死操作,千万别犯!

发表时间:2021-04-08 23:25



    回顾3月份最后一天的中科院化学所爆炸事故(由于学生实验室操作不当,反应釜未冷却就强行开启,导致爆炸,并致使该生当场死亡。),时过至今相信仍牵动着大众的心。目前,实验室已经贴上封条。一束鲜花孤零零的竖在门口的角落里,寄托着对亡灵的告慰。

事情通过媒体曝光后,立刻炸遍了业界的朋友圈和自媒体,引发众人对于实验员这一“高危”职业讨论的同时,也有一些从业人员分享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时刻

50个实验室惊险实录

文章中素材来源:知乎、微博、网络,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你曾经历过这样的实验室惊险瞬间吗?还有这50个经历者之外的经历么?欢迎写在评论区,以儆效尤!



对于经常混迹实验室的实验员(学生)而言,危险的降临总是瞬间发生的。除了上述50个危险行为,今天我们为大家另外收集了13个实验室作死危险操作案例,大家赶紧对比检查一下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1

冰箱炸弹

萃取或透析中使用有机试剂,敞口放置在冰箱中,因有机气体达到临界浓度,被普通冰箱压缩机启动时的电火花引爆。

案例:

1986年10月6日,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台冰箱爆炸

1987年12月15日,宁夏农科院某试验室的一台药品保存箱爆炸

1988年7月20日,南京师大某教师家中的“沙松牌”冰箱发生爆炸

……短短几年时间,有报道的冰箱爆炸事件就有10多起。

究其事故原因,其实都不是冰箱本身质量造成的,而是人们在普通的冰箱里放置了石油醚、丙酮、苯、丁烷气等化学物品

大家要清楚一点,冰箱腔室内温度一般设置的都较低,在冰箱内放置了沸点低、闪点低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后,它们在低温环境中会挥发出可燃气体。即使瓶盖扭得很紧,低温也往往会导致瓶壳收缩,气阀松动甚至瓶壳破裂,而挥发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充斥在冰箱内,遇到温控开关(或其他控制开关)启闭发生的电火花极易发生爆燃爆炸(这也是为什么相关部门检查化学药品存放条件时要求易燃易爆危化品必须放置于有防爆功能的特制防爆冰箱中,而仅仅普通药品保存箱或只是内防爆的不足以满足安全存放条件的原因)。


所以,冰箱用户们千万不可随便将化学物品存放在普通冰箱内。☞{附:药品存放条件(点击查看)}

02

明火灌酒


手钳开酒精灯正在燃烧的捻,一手向酒精灯灌酒精,可能导致整瓶酒精燃烧爆炸。

03

液氮迷你小炸弹


用玻璃、扣盖EP管(Eppendorf)装样品,放入液氮罐,取出时管壁性质已经改变,承受不住膨胀的气压,或本身快速升温导致压力不均匀,发生爆炸。经常进行液氮操作者应戴塑料护目镜。


●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不燃,但具有窒息性,皮肤接触液氮可导致冻伤。另外在常温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导致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危险。

●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立即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气。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医。

● 消防措施

危险性:若遇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压力水枪喷射液氮。

● 泄露应急处理

处理方法: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掉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聚集,遇热源爆炸。用排风机将泄漏气体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使用。

● 操作处理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封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防寒手套。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防止钢瓶及附件损伤。配备泄露应急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空气通畅场所,场所不宜超过50℃。

●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氧气浓度低于19%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佩戴安全防护面罩。手防护:戴防寒手套。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防止冻伤。

04

马桶飞机


向下水道一次倾倒大量有机液体,导致可燃挥发物充斥下水道,对如厕吸烟者等构成威胁。

05

电源漏电


湿手接触电开关、插销/插座、电线/插销板、电泳仪电源接头。电源和电器旁用水不慎:有水或试剂流过或溅出的地方有裸露的220V交流电源线、插头或漏电的仪器。


举例:先拔电泳槽插头再关电泳仪(直流)。


电器失火时不要盲目用水灭火,应该用1211干粉灭火器、湿布/石棉布或细砂。

06

把衣服看的比皮肤重要


从酸缸中捞取玻璃器皿时不加防护,或为了保护衣服而有意将丝袜等脱掉,被肉眼不可见的洗液灼伤。


其它常识性的不正确的操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加热试剂管口朝人或俯视管口、直接嗅试管中逸出的气体等。

07

水入硫酸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加热试剂时管口朝人或俯视管口。


在加热时不注意温度或不加上沸石导致器皿爆沸冲出伤及他人。

08

液氮罐不是油瓶,倒了不要去扶


液氧、液氮、液氩均为低温液化气体,在1个大气压(101.325KPa)下,液氮沸点为-195.65℃;液氩沸点为-185.71℃;液氧沸点为-182.83℃。当与人体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

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0℃,101.325KPa状态下。1L液体汽化为气体:氧为800L;氩为780L;氮为647L。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

09

放射性同位素-隐形杀手


违规操作放射性同位素,不戴手套、头胸部不防护和乱扔乱扔放射性物品。发生污染后不报告,图侥幸。


实验结束后不即刻清洗沾染上同位素的回收物。任何逃避或减轻责任的企图会适得其反,害人害己!

10

为了方便穿拖鞋


在任何场合下穿拖鞋:酸缸旁、低温实验室、水多湿滑处和上下台阶时,容易摔倒受伤。

穿着上明令禁止的条例制度: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2版:化验室传播的預防措施10.化验室內勿穿涼鞋、拖鞋或高跟鞋

华东师大实验室安全制度:10.禁止赤膊或穿背心、平脚裤、拖鞋(室内为打腊地面除外)上岗操作……

天津药物研究院安全制度:6.在工作当中禁止穿拖鞋,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

11

离心机的隐患



● 不正规的仪器操作

  • 离心机转头不配平、不轴对称、不拧紧盖

  • 高压锅盖未对角拧紧、未注够去离子水、非自动高压锅消毒过程不在场;

  • 高温烤箱中放纸张/纱布/橡胶/塑料制品

  • 开紫外灯忘关导致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

  • 用石英蒸馏器制备三蒸水时,先开电源后开冷却水

    ……


离心机发生燃烧爆炸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而物料的温度对燃烧爆炸有重要影响。


● 事故原因

在刮刀式离心机处理物料的温度低于其闪点或非刮刀式离心机处理的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的情况下,发生燃烧爆炸的可能性较大。当刮刀式离心机处理的物料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时,发生燃烧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 预防措施

采用惰性气体或其它气体保护;控制氧气的浓度,可采用流量监控法、压力监控法,若为正压操作,**采用压力监控法。一般可采用氧浓度监控法,严格控制氧的浓度。


在离心机的人身安全事故中,大多数是因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所致。


● 事故原因

在离心机加料时,转鼓内的物料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均匀分布,亦即会出现不平衡,因此,转鼓高速旋转时,这种不平衡将导致转鼓的振动。

● 预防措施

可在安全保护机壳进料口处安装一个有效的连锁盖板保护装置,以消除事故隐患,即盖板若处于打开位置时,连锁保护装置必须确保机器不能启动;反之,只要机器还在运行,盖板就不能打开,直到转鼓安全停止旋转时为止。

12

腐蚀导致的转鼓破裂及预防措施


腐蚀是使用离心机时须特别重视的问题。腐蚀将使离心机的转鼓等部件壁厚减薄、强度降低,导致发生破裂事故


● 事故原因

转鼓长期在腐蚀性介质作用下工作,腐蚀严重,以致其鼓壁最薄处低于转鼓的最小需要壁厚。机壳(为铸铁)材料厚薄不均,其误差在8—32mm之间,在转鼓破裂时将外壳击碎。

● 预防措施

转鼓甚至整个离心机的内部零件尽可能都采用耐腐蚀材料;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允许这样选用时,则应在离心机内部装设耐腐蚀衬套,如铅、塑料等。经常检查离心机转鼓等重要零部件的腐蚀情况,一旦发现严重腐蚀者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机壳可采用钢制,并保证其制造质量。

13

高压直流发生器的危险性


在绝缘性检测时,高压直流发生器属于比较危险的仪器。


● 注意事项

使用本仪器请用户必须按《电力安规》168条规定,并在工作电源进入试验器前加装两个明显断开点。当更换试品和接线时,应先将两个电源断开点明显断开。


试验前请检查所有试验接线、控制箱、倍压筒和试品的接地线是否接好。试验回路接地线应按本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一点接地。


对大电容试品的放电应用专用放电电阻棒对试品放电。放电时不能将放电棒立即接触试品,应先将放电棒逐渐接近试品,到一定距离空气间隙开始游离放电,有嘶嘶声,当无声音时可用放电棒放电,最后直接接上地线放电。


直流高压200KV及以上时,尽管试验人员穿绝缘鞋,且处在安全距离以处区域,但由于高压直流离子空间电场分布扩印影响,会使几个邻近站立的人体上带有不同的直流电位。试验人员不要互相握手或用手接触接地体等,否则会有轻微电击现象,此现象在干燥地区和冬季较为明显,但由于能量较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高频直流高压发生器控制箱电源为交流AC220V±10%,50Hz。如果电源经1/1隔离变或现场用自发电源,则必须人为将电源有一点与大地联接。

爆炸自救宝典



以上来源:检测家,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景德镇消防等

由北京天立创佳整理编辑


无论如何,实验室安全永远是**位!安全实验,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同事和客户也需要!

谢谢!




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               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文件下载
联系QQ:382186752  微信:13717800954 联系邮箱:baichao_n@163.com 联系电话:010-61240485   13603365901 联系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路30号2号楼513室

更多化学品安全存储课件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